烧伤外科应用烧伤康复新技术成功救治两名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者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中山一院烧伤外科按照医院“一科一策”的要求,针对烧伤患者等制定了特殊诊疗流程。日前,烧伤外科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任务的同时,成功救治了两名大面积特重度烧伤(90%TBSA以上)危重患者。
1月28日以来,烧伤外科朱家源教授、唐冰教授、胡志成副教授治疗团队接连收治了两名成人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者。一名为55岁男性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者,总面积达95%TBSA,另一名为40岁男性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者,总面积达92%TBSA,两名患者均以Ⅲ度烧伤为主,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,创面脓毒血症,感染性休克,多器官功能不全。
考虑到两名烧伤患者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,尽管当前新冠肺炎流行,烧伤外科治疗团队在做好防护后即进行了常规急诊气管切开术。由于两名患者的呼吸道吸入性损伤严重,在救治的早期均出现了呼吸骤停,医护团队经过及时抢救后,患者顺利恢复了呼吸。
针对两名患者的危重情况,烧伤外科应用了烧伤康复新技术,实现了患者快速治愈和康复。在救治过程中,治疗团队通过早期整体切痂,有效控制术中出血,让患者平稳渡过了休克关。同时,治疗团队采用了独创的Spray skin领先技术结合微粒皮移植、异体皮覆盖综合治疗,显著提高了植皮成活率和愈后质量,有效促进创面愈合。其中,相关烧伤康复新技术在2019年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。
此外,谢肖霞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、康复医学科陈少贞教授带领的烧伤康复团队加强了患者的肺部康复、肢体功能锻炼,缩短了患者的总愈合时间,进一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。
伤后一个月,两名特重度烧伤患者的四肢、躯干创面已大部分愈合,能进行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及下地行走锻炼。患者的精神面貌及心理状态也得到了有效改善,能积极面对特重度烧伤所造成的突如其来的变故。
在烧伤外科治疗团队、护理团队以及康复医学科烧伤康复团队的共同努力,经过三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奋战,两名患者终于成功治愈,近期康复出院。
据专家介绍,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死亡率高、伤残率高、并发症多、病程长、救治难度大。在我国,超过70%的大面积烧伤患者,有一半能抢救回来。之后每增加1%的烧伤面积,死亡率将增加一倍,超过90%的大面积烧伤患者,救治成功的可能性仅为3%-5%,甚至更低。尤其是50岁以上的病例,鲜有报道。
1989年,中山一院烧伤外科朱家源教授作为当时治疗组主要成员之一,治愈了一例烧伤面积达100%、Ⅲ度96%并严重吸入性损伤的大面积特重度患者,为当时世界纪录。目前,在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上,烧伤外科继续传承优良传统,不断突破技术创新,提升患者救治水平。(烧伤外科)
烧伤外科医护团队与两名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者